加快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2-08-12 14:41 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保存
 一是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智能煤炭生产基地。全旗共有煤矿130座(井工64座,露天66座),核定总产能3.5亿吨。近年来,在巩固现有煤炭产能的基础上,用好国家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机遇,推动新建矿井建成投产,不断提高煤炭外运能力,确保煤炭稳定供应。目前,汇能长滩露天煤矿、宝通、布尔洞、公沟等煤矿技改项目加快推进,5座核增保供煤矿已获得产能核增批复,104座在产煤矿全面达产,乾元五字湾铁路专用线已试运行,暖水物流园区正在进行储煤仓施工,红进塔、三道渠等铁路专用线加快推进,薛家湾绿色智能陆港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5月份全旗累计销售煤炭1.34亿吨、同比增长20.9%。大力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全力推进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目前已建成绿色矿山70座、智能矿山21座,建成自治区首个“5G+”智能煤矿。二是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做好能耗指标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快煤化工行业低碳绿色改造,大力推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兴泰30万吨碳酸酯类电子化学品、久泰50万吨乙二醇、中科合成油丁内酯等项目有序推进,久泰世界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全旗煤化工项目17个(建成12项、在建4项、拟建1项),已建成项目年产能505.4万吨。三是着力打造全国清洁高效电力输出基地。加快存量煤电机组改造升级,顺应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外送通道的优势和火电向支撑性调节性方向发展的趋势,推动国家电网公司汇能长滩电厂送出线路、蒙西基地鄂尔多斯400万千瓦外送项目配套220千伏接网、安定壕220千伏输变电等电网项目建设及火电节能改造,京泰酸刺沟、汇能长滩、国电建投长滩3个配套电源点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全旗共有电厂11座、装机容量766.4万千万,在建的3个电厂设计装机总容量396万千瓦,1-5月份全旗累计发电138.7亿度、同比增长15.8%。新能源产业破题起步,规划1153.5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目前已获批465.5万千瓦,其中400万千瓦光伏风电基地项目已完成业主优选、土地流转等前期工作,纳日松镇40万千瓦光储制氢示范项目、12MW综合智慧能源城市分布式光伏项目、24.3万千瓦整旗推进屋顶式光伏项目正在稳步实施,全区首家零碳乡村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全区首家绿电低碳屋顶分布式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并网发电,预计“十四五”末我旗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四是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地区“风光氢储车”重要应用基地。立足燃油矿卡新能源替代大趋势和我旗得天独厚的资源、通道、市场等优势,以发展新能源矿用重卡制造业为龙头,重点打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5条产业链,带动“风光氢储车”上下游产业集群式发展。今年以来,已举办2次集中签约仪式,已签约项目42个、协议资金达1225亿元。目前,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快建设,已引进天合、重塑、徐工等多家头部企业,实施新能源项目27个,三一重工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天合新能源低碳产业园、叁零陆零(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区正在抓紧洽谈,徐工新能源矿业装备智造园区、天晟2GW光伏组件、准阳2GW光伏逆变系统、重塑2000套燃料电池系统、北联风机制造、兴洋高新硅基材料等项目已开工建设,玉晶特种玻璃项目已进行主体施工,光伏+充换电重卡一体化项目加快实施,全区首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车成功下线,计划在2023年前替代传统燃油矿用车辆5000余辆,在全市率先创建新能源重卡应用示范基地。五是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集中区。大力发展以高技术陶瓷为引领,高端建筑陶瓷、日用陶瓷为主体的多元化陶瓷产业,打造特色陶瓷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内蒙古先进陶瓷设计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已投运,中材高新材料集团、山东陶瓷研究设计院煤矸石综合利用等项目正在洽谈。目前,全旗已建成日用、礼品陶瓷产能5600万件,建筑陶瓷产能1000万平方米,耐火材料产能17.6万吨,煅烧高岭土产能30万吨。
序号 附件名称 文件属性
分享到: 微信 微博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