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产业互促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3-10-13 10:01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 【字体: 保存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在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上下大力气,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工业反哺农业,二产促动三产,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形成三大产业互促共赢的发展局面,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筑牢“硬核”支撑 

年产煤炭达千万吨级的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智能化率超过90%,作为智慧矿山建设样板的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麻地梁煤矿则建成了贯穿煤矿企业管理全流程的十大智能系统,而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今年3月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达到了中级智能化建设水平,成为国内露天开采行业领先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 

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准格尔旗煤矿企业的“标配”。这样的智慧矿山,准格尔旗已建成25座。 

作为全国产煤大县,准格尔旗探明煤炭储量582亿吨,年生产原煤3.2亿吨以上。多年以来,准格尔旗大力推动智慧科技与煤炭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智慧矿山,让煤炭产业向着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不断迈进。 

近年来,准格尔旗致力打造全国清洁高效电力输出基地,电力总装机容量达766.4万千瓦,通过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国家输电通道的配套工程,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京津唐”。此外,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酸刺沟电厂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1号机”在今年5月试运成功,准格尔旗全钒液流电池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成为当地传统燃煤电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因煤而兴”的准格尔,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以科技赋能“依托煤”,还要明确“转化煤”的具体路径,而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便成为当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久泰能源100万吨甲醇项目在大路煤化工基地投料试车,成功产出甲醇产品,到清华大学与久泰集团合作建设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开工,15年的时间里,久泰集团完成从甲醇项目到聚烯烃项目再到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的产业链“三级跳”,将原煤吃干榨尽,成为准格尔旗现代煤化工产业提档升级的生动样板,实现了煤炭资源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清洁高效利用。 

久泰集团的煤化工产业发展之路,是准格尔旗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缩影。目前,准格尔旗有现代煤化工企业8家,全旗年就地转化煤炭数量约3000万吨,形成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化肥等煤化工产能505.9万吨/年,占全市产能的四分之一。 

随着产业变革的不断推进,准格尔旗新能源产业正强势崛起。 

全区第一台5G无人驾驶矿用车、第一片大尺寸光伏组件投产下线,全区第一个绿电低碳屋顶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并网发电,全区首家零碳乡村示范项目启动建设,全区最大的新能源矿业装备智能制造园区、全区首个光伏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市首个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准格尔旗在新能源、煤化工等领域创造了自治区多个“第一”,而每一个“第一”都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如今,随着一大批新能源头部企业的纷纷落户,准格尔旗正在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化与集群化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当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 

“企地企民共建”构建融合发展新模式 

工业化水平高、工矿企业众多的准格尔旗具有发展产业经济的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将优势转化为全面发展的动力,当地创新性开展“企地企民携手,共建美好生活”专项行动,用工业化思维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充分激发农村活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以企地共建重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在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发展势头良好的“万牛”养殖项目已经成为当地“企地企民携手,共建美好生活”专项行动的“代名词”。 

准格尔召镇镇长郝培华介绍说,当地以“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养殖企业+矿山企业+农户”为模式,由8个村和1个社区共同出资成立公司,与和泰煤矿、营沙壕煤矿等19家驻地企业签订“万牛”养殖项目肉煤置换合作协议,先由公司购进肉牛、基础母牛,委托给驻地企业准格尔旗,牛川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培育,19家驻地企业再按照煤炭保供价回购牛肉。“当公司经营获利后,将以‘固定收益+保障补贴+结余分红’的形式给群众分红。” 

说起“万牛”养殖项目,准格尔召镇四道柳村党支部书记李来柱就好像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村民不用出一分钱,就可以分到红利,而且‘万牛’养殖项目就落户于我们村,村民还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项目既接地气又暖民心。” 

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大塔村曾因“土地补偿费,一笔糊涂账”成为“问题村”,如今,大塔村与村内驻地企业深入开展“企地企民共建”,就地取“财”,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昔日“问题村”变为如今“先进村”。 

“我们的村集体公司与旗里的伊泰京粤酸刺沟煤矿开展深度合作,承揽煤矿排矸业务。”大塔村党支部书记王喜深说,自村企合作以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00万元,仅2022年的收入就达到2800万元。“村集体经济‘壮’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大伙的干事创业劲儿更足了。”王喜深感触地说。 

“企地企民共建”模式的推行,让企业在专心抓生产的同时,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大塔村有20多栋闲置的大棚,现在虽然启用了一部分,但还有一部分待启用。”伊泰京粤酸刺沟煤矿办公室主任武建强说,他们正在和村里协商,打算再给村里注入一些资金发展“大棚产业”,帮助村集体进一步提升“造血功能”。 

在政策的帮扶下,准格尔旗“企地企民共建”项目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薛家湾镇勉圪令村牛龙湾饮用水厂、大路镇小滩子村稻渔立体种养、龙口镇锚杆网片加工厂等百余个项目已建成获利,其他项目也在顺利推进中。 

完善的政策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实效 

近年来,准格尔旗以“政府搭台、企地联合、利益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工业反哺农业,二产促动三产”为突破,健全保障体系,激发主体活力,高质量推进三大产业融合促进工作走深走实。 

为确保利企惠民的新政策落地见效,准格尔旗做深做细各项工作,对组织架构、联建模式、共建内容等体制机制进行设计。通过乡村振兴基金,准格尔优先给予“二产拉动一产”项目配套支持,同时加强金融信贷、专项补助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对群众增收致富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支持。 

“我们还加大用电、用水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政策扶持,降低企业要素投入成本。”准格尔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杜彦斌表示,当地还通过与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人才专家工作站,加大本土、返乡人才培育力度。 

通过成立“企地企民共建”工作专班,准格尔旗每月调度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摸清根源症结,主动服务、加快解决,并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成效显著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补。 

杜彦斌说,“企地企民共建”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资产,统筹协调企业开展订单帮扶、消费帮扶、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资产入股租赁、兜底分红等,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把农户吸附在产业链条和利益链条上,最终实现项目运营主体、集体经济、农户三方互惠互利的目标。 

“通过订单销售,我们帮助村民实现较为可观的增收。”准格尔旗聚合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峰说。纳日松镇牵头19个村2个社区联合组建成立镇属国有公司,与相关企业达成协议,承包企业的绿化、道路养护等业务,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产品供应和服务。“目前,我们帮扶270多家农户种植小杂粮、养羊、养猪,规模养殖户实现年收入增加10万元,一般散养户年收入增加2万元,今年上半年共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约200万元。” 

2023年,在纳日松镇伊泰纳林庙复垦区规划建设占地30000亩的风光农牧田园综合性能源基地项目,建成后,这座昔日的矿山将披上绿色的外衣。“板上经济”建设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和绿色矿卡项目,“板下经济”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养殖,现已完成投资197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17.6亿度,农牧业产出18000余吨,实现总产值5.37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就业200余人,进一步推动村劳动力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实现租金、务工劳资双收益。 

如今,在家门口就业已经成为准格尔旗农村地区百姓的“新时尚”。量蕴牧业工程技术部经理张金堂介绍说,通过产业带动和技能技术培训,农民可参与项目建设,也可进厂务工,实现“授人以渔”。在布尔陶亥苏木的百万生猪生态循环全产业链项目,通过村集体与相关公司签订合作养猪试行方案,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共同饲养生猪,人均岗位工资年收入可达7万元。 

自2022年以来,准格尔旗能源企业跨界投资农牧业17个项目,订单销售、贸易服务、通道经济服务、矿区综合服务、集体资产租赁、设施农业项目、大型养殖项目、林果项目、农牧光互补项目等近百种共建项目在准格尔旗蓬勃兴起壮大,逐渐形成了产业带动、就业带动、品牌带动的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效应,百花齐放的产业新格局也让准格尔旗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序号 附件名称 文件属性
分享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