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2022年第4期(总第74期)
P. 84

政府文件                                       . 75 .





               济开发区和大路工业园区与周围村镇小区之间通过开展草地植被恢复、植树造林与旅游中心集镇绿化

               体系建设工作,构建准格尔旗的城镇绿楔。连通城区与生态源区等大型绿色斑块,形成城镇绿地服务
               功能。
                   (二)构建生态网络防护体系

                    1.生态网络结构构建

                   规划形成区域“两轴两带三核一线”的生态网络结构,内部以生态廊道网络化作为重点优化方向,
               确保准格尔旗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的完整性,并加强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促进整
               体景观生态稳定性,最终实现准格尔旗全方位、复合型、网络化的生态空间结构模式。

                   2.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功能定位,
               因地制宜发展建设和开发活动,严格落实用途管制。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大对区域内具有生态
               安全维护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森林、河流、水库、水源涵养地等生态资源和生态空间的保护力度,针

               对盐碱化、沙漠化等生态脆弱区域,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
               间。依据三生空间分布现状,继续积极推进生态恢复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空间品质。

                   3.拓展宜居城镇空间
                   构建新型城镇空间格局。以准格尔旗为中心区县,各村镇为节点,构建新型城镇空间新格局。积

               极改善城镇能源、污水、垃圾、绿地等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
               革,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严格管控开发建设
                   生态保护红线内严格管控开发建设活动,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

               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
               意改变用途。因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需要调整的,由旗人民政府组织论证,提出

               调整方案,需报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因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勘查需要,在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前提
               下,经依法批准后予以安排勘查项目。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严格控制自然资源

               开发强度,开发中注重对山体、水体和森林的保护,严禁乱砍乱建、损绿毁绿。
                   5.坚持耕地保护制度

                   严格控制优质耕地流失,鼓励和引导城镇发展少占、不占优质耕地。按照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
               有提高、生态逐步优化和布局总体稳定的原则,严格遵守耕地红线。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

               按《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
               者占用。积极推进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实施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农田道路、水利

               设施、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基本农田质量建设。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