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2022年第4期(总第74期)
P. 109

. 100 .                        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公报 2022.7—8





                   5.构建资源总量管理节约制度

                   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
               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继续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管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

               地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建立天然林保护制度。建立草原保护制度,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

               度,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等制
               度。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
                   6.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

                   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加强矿产资源查明登记和有偿计时占用登记管理。建

               立矿产资源集约开发机制,提高矿区企业集中度,鼓励规模化开发。实施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
               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国家标准。建立矿山企业高效和综合利用信息公示制度,建立矿业权人“黑名
               单 ”制度。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扶持机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制度。

               完善矿业权出让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矿业规律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方式,原则上实行市场
               化出让,国有矿产资源出让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理清有偿取得、 占用和开采中所有者、投资者、使用

               者的产权关系。
                   (二)建立过程严管的制度体系

                    1.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体系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

               效益。同时,通过税收杠杆抑制不合理需求。通过带有强制性的税收机制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
               进节约。正税清费,实行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

                   2.落实科学生态补偿制度体系
                   遵循“谁受益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补偿,谁受限谁得偿,谁受损谁受偿,谁享用谁

               支付”的公平补偿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针对不同的具体补偿情形,构建或基于
               保护成本、或基于保护损失、或基于生态服务价值增值及享用情况、或基于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等多

               元的补偿标准确定方法体系,在实践中合理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补偿标准。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制定“十四五 ”期间草地适宜载畜量核定工作指导意见,坚持保护

               优先、以草定畜,科学核定天然草地适宜载畜量,严禁超载过牧。结合草原普查工作,开展草牧场健
               康等级评估。启动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并根据全旗实际情况适度提高禁牧补助、

               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和草畜平衡补贴标准。根据实际重新调整划定禁牧区、草畜平衡区,积极争取将禁
               牧补助政策上升为禁牧生态补偿政策。巩固草原补奖政策成果,建立补奖资金发放与责任落实、生态

               绩效相挂钩机制。同时,逐步构建长效动态调整的生态补偿机制体系: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开展生态保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